#春天要吃春捲
#古時春餅VS今時潤餅
今年的春天天氣真好,好到花都亂了時序,住家附近的櫻花未開而杜鵑早就大放異采,以為連假台北會像過年期間般冷清,誰知住家外圍往陽明山塞、往兒童樂園塞、往士林官邸塞,嚇得我們不敢開車出門,選擇沿河騎車,最近我外出能力有進步,一路可以騎到淡水,今天挑戰更遠一些到饒河街,雖然不復以往,心情卻像天氣一樣大好!
前些天和孩子騎車到淡水,路上買了潤餅吃,女兒問為什麼從來沒做潤餅來吃,不是你們不愛嗎,她說哪有,心中答案~原來不知不覺你們早已長大,我卻仍停留在以前的印象。
好吧~就來玩潤餅!
娘家只在尾牙吃潤餅,知道有些家庭在春節,有的在清明吃,我突然好奇去查個究竟,哇~真有趣!春天吃春餅的淵源很久遠~早在漢代,立春當日祭春神後要吃「五辛盤」,以薄餅裹捲五種辛菜來去伏氣開五臟,後人為了好吃包入其他,內容就越來越豐富,漸漸春天吃春餅成為習俗,也稱咬春,也在各地衍生各種不同的習俗與吃法。
我們家是在尾牙祭祖後,媽媽把雞肉豬肉切絲,另有蛋絲、豆乾絲、綠豆芽、米粉絲、還有咖哩高麗菜絲,絲絲入捲,當然絕不可少的潤餅靈魂~甜甜花生粉+芫荽!我甚至什麼絲都可以不要,光是潤餅皮包花生粉和芫荽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。
女兒冷冷的冒一句~還要阿宗芋冰
哼~那是另一套啦!
反正各家有各家的吃法,每個人心中最好吃的都是媽媽的那一味,外面賣的永遠比不上,這還是我第一次弄潤餅給孩子吃,他們直呼~外面賣的算什麼呀!看來我這媽媽真是太不像話了,他們到現在才嚐到homemade 潤餅的美味,說到這⋯我家老爺雖說好吃狂吃三大捲,他心中最美味的應該還是他媽媽那一味~
(我OS~你們家的花生粉沒加糖,不好吃)
每個人身上早已植入生命密碼,孩子的我已植入成功,老爺就讓他保有和懷念屬於他獨享的幸福吧~